本报讯 “请看,这是我设计的智能家居!它的特点是用手机就能控制全屋所有的设备:室内光线不足时,电灯自动亮起;室内达到设定温度时,空调自动开启;主人想听音乐时,只需轻按一个键……”5月10日,在柯桥区实验中学“我爱异想天开”项目化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上,七(20)班许介泽同学走上讲台,边“秀”自己制作的模型,边结合PPT讲解设计理念。听完他的介绍,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为他点赞。
在实验中学,像许介泽这样热爱创造的学生不是特例。“双减”后,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,学校开发了近80门拓展性课程,内容涵盖体育、艺术、文化、科技等,供学生选择。学校特别重视其中的“我爱异想天开”科技创新活动:鼓励学生去寻找、发现在学习、生活中那些用起来不称心、不方便的东西或方法,运用学过的数学、科学、信息技术等跨学科知识与技能,设计或制作出更称心、更方便的新物品或新方法。
“学校希望通过此项活动来转移学生在‘双减’前只关注书面学习的目光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,树立科学精神,让学生成为有梦想、敢挑战、能创造、懂科学的新时代科技创新达人。”校长董建康说。
为了实现这个目标,学校群策群力,优化各类资源配置,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,新建3个固定数字录播教室、2个智慧教室、3个数字化创新实验室、2个STEM实验室、1个人工智能教室,多功能报告厅、所有班级和阶梯教室都安装交互式电子设备。学校还在原有基础性课程、拓展性课程、学校活动课程中融入STEM教育理念,融合综合学习、项目学习、设计学习的特征,构建系统化、发展性、面向全体学生的“三级”STEM课程体系。如利用数字实验室开设《水的密码》《奇妙的微观世界》《解密校园植物的叶与花》等课程;把原先的拓展性课程《计算机入门》优化为《Arduino创客入门》《萝卜圈仿真机器人》《乐高Ev3机器人》《机械与Vex机器人》《创新梦课程》等5门课程。
“设计并制作一幢智能的房子,通过微信小程序物联网平台可以远程实时控制灯光、电扇、门锁等,既要满足客户的各种要求,还要顾及产品的经济性、实用性,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。这大概就是科技创新的魅力吧!”许介泽同学的作品最终入围“校园十佳”,这番经历让他感慨良多。据悉,学校还将邀请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专家来校指导,不断完善“校园十佳作品”,并申报国家专利。
“双减”以来,学校出版了三期《我爱“异想天开”——学生创新成果集》,每期汇编百余项学生科技创新发明成果,包括作品描述、技术领域、背景技术、附图说明和实施方式,学生每一项发明都像模像样。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愈来愈高,会发光的校牌、吸尘黑板擦、简易手机支架音响、捕蟑螂神器、半自动花木根部渗水器、电动板刷、自动调光窗帘、户外多功能帽子、小博士智能护眼灯、防风衣架、硬币分类机、车用异味报警器……一批创新发明成果应“用”而生,不断迭代升级。“植物架”“面料”等34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学校成为“浙江省STEM教育种子学校”。
(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