绍兴日报

12

中日韩学子同上一堂课 读《故乡》,共寻“精神故乡” ■ 见习记者 张梦霞

  ■ 见习记者 张梦霞

 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
  昨天,2023“中日韩同上一堂课”活动在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举行。来自越秀外国语学院、日本城西国际大学、韩国水原大学这三所中日韩学校的大学生们,打破时空限制,通过网络连线直播,共上一堂中国的“故乡课”,共话故乡情。

  《故乡》进入中日韩中学教材

  “真的,一直到现在,我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,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。”课堂上,越秀留学生教育学院副教授周学芳节选了一段《故乡》,推字敲句,就其背后的含义向同学们发问。一问一答中,学生们体会到了作者儿时看社戏、与伙伴偷吃罗汉豆的浓浓乡趣,以及回忆过去时的绵延乡愁。

  为何以《故乡》作为课堂主题?这就离不开一个人——鲁迅。周教授讲起鲁迅充满了自豪。她介绍道,为纪念这位文学巨匠,中日韩均已将《故乡》收录到了中学教材(辅助教材)中。“鲁迅先生不仅是中国的,更是世界的。”周教授认为,鲁迅在东亚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力深远,而《故乡》就是凝结了鲁迅精神的一部经典之作。

  “以‘故乡’作为链接世界的文化符号,推动东亚文化交流,将绍兴优秀传统文化带进国际课堂、走出国门,是我努力的方向。”周教授讲道。

  记者了解到,越秀“中日韩学子同上一堂课”主题活动在2021年首次举办,现已成为越秀的特色教育内容,也成为中日韩三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。

  “故乡”的载体不断创新

  除了鲁迅,“故乡”的载体还有多种形式。从美食、景点、名胜古迹的精彩呈现,到趣味十足的书法现场体验,课堂设计环环相扣,中日韩学子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,感受到更具体的、更有温度的绍兴传统文化。

  一顶Q版乌毡帽吸引了全场学子的眼球。厚厚的一圈帽边上,绣了祥云、波浪等精美图案,帽的主体也绣有白鹤,形象栩栩如生。“绍兴‘三乌’之一的乌毡帽,以崭新的姿态与大家见面了!”越秀英语专业学生尚高莹在讲台前戴上了这顶独特的帽子,一种时尚感油然而生,引得学生们争先恐后试戴。

  “如何留住记忆中的故乡,这顶乌毡帽是很好的例子。”尚高莹讲道,Q版乌帖帽融合传统与时尚,不仅演绎出绍兴“老味道”,还受到年轻人的广泛喜爱。“适度的求新求异,能让传统文化‘活’起来。”她表示。

  课上的汉字偏旁教学也颇有意趣。越秀学生小桂回忆道,偏旁“”,可组字“饼”“饺”“馅”“馒”“饭”“馋”“饿”,无一不与吃有关。“以汉字解析中华文化,让大家瞬间理解了造字规律与字背后的文化内涵,中华文化真的博大精深!”小桂认为,传统文化的展示与交流,缺的不是素材,而是新意、鲜活的方式。

  “云互动”中共寻“精神故乡”

  云端课堂,让中日韩学子实现了线上“面对面”交流。学生们把攒着的好奇与疑问,顺着网络一股脑儿抛出。

  “有什么喜欢的韩剧吗?”韩国学生向越秀学生王颖萱热情提问。“《来自星星的你》《鬼怪》《请回答1988》……”王同学一口气讲了三部,还顺带评析了一番,现场笑声一片。

  “都说绍兴臭豆腐出名,请问日本有什么豆腐做的美食吗?”另一位中国同学联想不断,问起了“对面”的日本学生。“有凉豆腐,可以放上生姜、酱油、大葱生吃,味道很不错。”一位留着斜刘海、中短发的日本女生笑着回答。

  除了令人脑洞大开的提问,同学们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各自家乡的人气景点,如韩国的景福宫、明洞、乐天塔,日本的浅草、晴空塔等。而关于绍兴,景点更是数不胜数。“我们校门口就是一个景点,大禹陵!”中方学生大声介绍。

  对故乡文化的深爱,与对他国文化的关心与探究,让中日韩学生在短短一堂课上构建起一场盛大的文化对话。“日后,我校将探索更多国际交流的形式,扩大共寻‘精神故乡’的‘朋友圈’,同时将绍兴文化品牌推向更大的国际舞台。”越秀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说道。

  通过直播互动。

  越秀学生现场展示Q版乌毡帽。